見到F姐本人時,覺得比起店老闆的身份,她看起來更像到店裡來消費的那群貴婦。睫毛種得濃密纖長,皮膚保養得吹彈可破,身上的衣服一看就知道至少上萬。「所以你們要在哪裡拍?」F姐問。「角落那一桌可以嗎?」我問。「可以是可以,但要快一點,我等下還有事情。」F姐冷冷地說。

見到F姐本人時,覺得比起店老闆的身份,她看起來更像到店裡來消費的那群貴婦。睫毛種得濃密纖長,皮膚保養得吹彈可破,身上的衣服一看就知道至少上萬。「所以你們要在哪裡拍?」F姐問。「角落那一桌可以嗎?」我問。「可以是可以,但要快一點,我等下還有事情。」F姐冷冷地說。
最近網路很紅「凡爾賽文體」這個詞,查了一下,才發現原來是中國網民間掀起的一波「凡爾賽文學」熱潮,簡稱「凡學」。光聽「凡學」這個名字可能會被誤導,但它和法國的凡爾賽宮無關,也和文學無關,嚴格來說它和前幾年很 popular 的晶晶體一樣,屬於一種網路文體。
偶爾和出版社或在媒體當編輯的朋友聊工作,發現上班最累的部分,不是寫稿,而是改稿。編輯除了自己寫文章之外,有時候還需要審核外稿寫手的作品,但我們不是改改錯字就好,而是要當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橋樑。這個角色,有時候像婆媳問題裡的三明治丈夫,婆婆生活經驗豐富,自有一套不易撼動的人生觀,而媳婦也是別人的女兒,也有自己的脾性與堅持,當兩者碰撞時,勢必得磨合……
最近在整理我過去的一些作品,不免來到五年前我 20 出頭,剛開始提筆寫作的時期。文章幾篇看下來只有一個想法,那就是「怎麼可以寫得這麼爛」,觀點不成熟、行文不通順,看完只覺得當初幫我發表作品的網站編輯們真的很包容,願意給我那些不成材的作品一個機會。
我的正職是媒體編輯,目前已經在家工作兩年了。以前也做過要去辦公室上班的工作,但發現真的很不適合我,原因有很多,例如我是個看似活潑外向,其實有點內向孤僻的人;例如我在中午十二點前不喜歡化妝,因為覺得剛起床的皮膚水腫又乾;例如我真的很懶得在茶水間和人閒談、在走廊擦身而過時要露出禮貌微笑……
媒體業,是一個非常生猛刺激的產業。每一天,我們都得和廣大讀者正面交鋒,幸運的時候會遇到理性聰慧的網友,不幸的時候,會遇上尖酸刻薄的鍵盤酸民。這些酸民,有的秉著個人偏見不分青紅皂白批評,有的只看標題不看文章就直接開罵,有的不由分說就詛咒你祖宗八代。這些,都是媒體人的「隱形心理職災」。
當編輯一晃眼就快四年了,職稱前面不知不覺多了「資深」兩個字,有時回想當初菜鳥的樣子,總是那樣的慌張還要強作鎮定,就覺得有點好笑也有點惆悵。這幾年的確學到了很多,但讓我真正意識到「菜鳥」與「資深」之間的不同的,是等我開始經手 Freelancer 履歷之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