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tations:心神紊亂時,讀《沈思錄》替內心注入清涼

生活,就像底下藏滿暗礁的潛流,我們在裡頭載浮載沉,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反覆之中,時而出水,時而滅頂。生活亂,心思也亂,於是每天和自己對話,在內心找到一方安靜之地,是多麽重要。最近在讀羅馬哲學家皇帝馬可·奧理略(Marcus Aurelius)的《沈思錄》,覺得有一種安心定神的功效。馬可·奧理略是著名斯多葛學派哲學家,不僅政治手腕高超,看待人生也有過人智慧,他的統治被視為羅馬黃金時代標誌。

在《沈思錄》裡,他寫下了許多關於人生的獨到見解,即便千年過後閱讀,清澈泉水依然穿越時代濁流滾滾而來,在我們躁動不安的心上,澆下理性與智慧的清涼。以下選出幾段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段落:

#1

問自己:我的靈魂此刻在忙什麼?

「我的靈魂此刻在忙些什麼?」每一刻,我都得問自己這個問題,再問問自己,我內心所謂的主宰原則,此刻裝了些什麼?我此刻的靈魂是什麼面貌?是個小孩?是個年輕男子?是個弱女子?是位暴君?是頭家畜?還是頭野獸?

#2

相由心生

你越習慣這樣思考,內心就越會變成同一個模樣,因為人的靈魂會染上思維的色彩。

#3

困擾也是有盡頭的

隨時想想,無論是既存事物或隨之而起的事件,來去都如此快速。事物的實體如川流不息,而事件變幻無常,起因難以窮盡,幾乎沒有什麼能恆常不輟。再想想,你身邊尚有過去與未來兩道無底深淵,會將一切事物吞噬殆盡。如果有人拿這種事物自吹自擂,或者為之煩悶哀愁,卻沒發現這種困擾總有盡頭,甚至轉瞬即逝,這人難道不蠢嗎?

#4

對天生狐臭的人生氣,有什麼用?

你會對有狐臭的人生氣嗎?你會對有口臭的人生氣嗎?你生這種氣有什麼用?這個人的嘴巴、腋窩就是如此,這些部位就是會散發氣味。有人會說:「這個人是有理性的,他只要用心思考,就會知道自己哪裡惹人厭。」聽你這麼說,我只能祝福你了。我說,你也是有理性的,你可以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喚起對方的理性能力,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,給他勸誡。如果對方聽得進去,你就能治好他,用不著生氣了(也不需要悲劇演員或妓女)。

#5

無能無知的靈魂,無法干擾有智識的靈魂

無能又無知的靈魂,怎麼可能干擾得了有本事、有智識的靈魂?有本事、有智識的靈魂是什麼樣子?這樣的靈魂深諳事物始末,同時明白理性遍布所有實體之間,並以固定週期的循環永恆掌管著宇宙。

#6

「報復」最好的方式

報復他人最好的方式,就是不要讓自己變得像對方一樣。

#7

如何實現「幸福」

熱愛虛名的人,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行動上;熱愛享樂的人,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自身的感受上;有悟性的人,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自身的行動上。

#8

人生的兩種選擇

自己步上正道,或者被人帶入正道。

#9

別小看內心的力量

不要替未來的事擔心。該來的事總是會來,到時候,你會依然保有面對當前事物的理性。

#10

想像你失去了現在所擁有的

不要太在乎你所沒有的,多想想你所擁有的。對於你所擁有的,請專注其中最精華的部分,想像這些事物要是不屬於你,你想擁有的渴望會有多強。但是,請你小心不要耽溺其中,習於高估這些事物的價值,弄得自己一想到失去這些事物,整個人就心神不定。

#11

觀照每一絲念頭

無論何時、無論身在何處,你都有能力辦到這些事:以虔敬的心接納當下境遇、公正對待身邊的人,並仔細斟酌內心浮現的念頭,不讓未經檢驗的事物滲入其中。

#12

想像你已經死了

請想像現在的你已經死了,這輩子已經過完了;在剩餘的年歲裡,請你順應本性而活。

#13

改變從自己做起

人有能力免除自身之惡,但無從免除他人之惡;不求前者但求後者,與荒謬無異。

#14

別人的想法,沒那麼重要

我常覺得驚訝,每個人明明愛自己甚於愛別人,卻總是把別人的想法看得比自己的想法重。

#15

迷失時,去學習其他新鮮美好的事物

降臨在你身上的外在事物,讓你分神了嗎?給自己時間,去學點新鮮美好的事物,不要再被耍得團團轉了。不過,你也不能讓自己陷入另一個迴圈裡,避免像某些人一樣虛度光陰,過著行為漫無目的、思維迷茫無依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