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侵受害者反而成為致命女妖,Medusa 不為人知的神話故事

華人文化中,我們常用「紅顏禍水」來形容美麗卻帶來災禍的女人,而在希臘神話裡,最具代表性的 “Femme Fatale” 或許就是蛇髮女妖 Medusa 了吧!

直到現在,Medusa 的角色依舊頻繁地在電影、音樂、時尚甚至是反諷女性政治人物的宣傳上出現,她皮膚灰暗好似帶麟,頂上蛇髮張牙舞爪,邪惡而空洞的雙眼看著令人不寒而慄,而據神話所言,任何人只要與她對上視線,就會馬上石化殞命。

然而,歷史上 Medusa 並非生來就是妖怪,她曾經是個美麗的少女,也曾對雅典娜(Athena)忠心效命,但沒想到本該美好的一生,卻在她遭遇強暴後急轉直下……

Medusa,從性侵受害者成為致命女妖

Medusa 的神話起源眾說紛紜,有人說她來自一個名為 Sarpedon 的島嶼,有的學者則認為她是西北非柏柏人(Berbers)信仰的一部分。她是戈爾貢(Gorgons)三姊妹中排行最小的一個,卻是姊妹中唯一無法長生不老的血肉之軀。

Photo via: History

根據神話記載,她的父親是深海神化身 Phorcys,母親則是海妖 Ceto,他們兩人生出來的孩子大多醜陋無比,唯有 Medusa 相貌出眾,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追求者。但 Medusa 為了提升家族地位,無暇談情說愛,而是在含苞待放的少女時期選擇效忠雅典娜,成為神廟裡的祭司,並許下終身不嫁的誓言。

沒想到海神波賽頓(Poseidon)看上了 Medusa 的美貌,竟然在神廟裡強暴了她(也有人說波賽頓是因為和雅典娜爭奪雅典城守衛神時落敗,因此強暴 Medusa 來報復洩憤)。

但奇怪的是,性侵事件發生後,雅典娜並沒有站在 Medusa 這一邊,反而指責她褻瀆了神聖之地,並認為喪失處女之身的她沒有資格再繼續待在神廟。盛怒之下,雅典娜對 Medusa 下了詛咒,將她變成一個相貌醜惡、頭頂毒蛇的可怕海妖,任何人凡是與她對到眼,都會變成石頭。

Photo via: Ancient Origins

接連遭受殘酷打擊的 Medusa 逃回家中,希望能投靠家人的懷抱,沒想到正因她昔日的美貌長年招致手足忌恨,回到家後她不僅沒有受到溫暖庇護,反而被兄弟姊妹及父親冷嘲熱諷,致使她最終喪失性格裡所有的「善」,成為了後人所知的冷血「蛇髮女妖」。

在那之後,Medusa 還成為神話英雄珀耳修斯(Perseus)的獵物,英雄經過一番冒險後終於找到她,利用眾神賜予他的武器與工具,成功躲過 Medusa 的死之視線,一刀砍斷了她的頭,並在往後的戰役中多番利用 Medusa 受詛咒的頭顱來對付敵人。

Photo via: Sdhinesbooks

珀耳修斯的「英雄事蹟」永垂不朽,再加上後世諸多藝術家與創作者的多番傳誦,Medusa 身為邪惡化身的形象漸漸深植人心。昔日的強暴受害者,竟然在政治與娛樂的需求演進中,慢慢成為了今日的致命女妖。

被「妖魔化」成 Medusa 的女人們

Medusa 的故事,聽起來異常熟悉,她是父權體制下被刻意淡忘的受害者,也是在厭女情結底下受苦受難的女人。

性暴力受害者在媒體上站出來控訴時,很多時候群眾焦點不在譴責與研究加害者身上,反而是先轉移去探討受害者的外貌條件、言行舉止甚至精神狀況,這不僅讓受害者遭受二次三次傷害,更在無形中嚇阻了其他相同遭遇的人勇敢發聲。

而厭女情結更是深埋在這些問題背後的扭曲心態,Medusa 因其美貌,無端受到手足、父親、雅典娜與波賽頓的欺凌(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,都可能會有厭女情結),女性的性欲與美貌被視為罪惡淵藪,人們一方面窺視讚嘆,一方面卻矛盾地厭惡恐懼。

如此情形,不禁令人想到許多戰時慰安婦、性侵受害者與性工作者令人心痛的自白,她們表示每當自己嘗試重新回到社會,卻往往得不到任何同情與接納,反而被社群與家人視為「骯髒女人」殘忍排擠。

希臘神話是一套不斷演進與被修改的古老故事,關於 Medusa 的詮釋重點也隨時代不斷改動(而且多半呼應當代創作者的政治需求)。在這個 #MeToo 年代,我想我們應該把焦點拉回 Medusa 成為女妖之前一段較不為人知的歷史,想想在日常生活中,究竟又有多少女人也被主流敘事妖魔化成 “Medusa” 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