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一部長的電影
把我留在身邊久一點
── 《戀人的房間》
在許含光的詩集《齒與骨》中,「季節」是一個不穩定的概念。外頭的春夏秋冬和內在的春夏秋冬大多時候並不同步,許多該說而未說、想說卻不知如何說的,就散落在這些錯頻的縫隙中,如同那些我們從不知該如何處理的情緒,還有那些早已成形卻尚未意識到的感受,這些,許含光都在《齒與骨》中替我們溫柔訴說了。
情緒激昂,卻空白無解的時刻
詩人一會在台北溫州街、和平東路與敦化南路上漫遊,一會又在紐約曼哈頓的公寓,倚著窗台面對整城黑夜抽一根菸。在季節與地點的跳耀之間,捕捉住的是戀人在日常中近乎無聲的絮語、整個城市都熟睡只有自己失眠的空落,以及許多情緒激昂卻空白無解的時刻。寫下的詩句雖然真真切切是文字,讀起來有時卻像是「無語」,更多時候是直接被大量的音樂取代,讀來讓人有點不安,卻又覺得他其實是安然自得的,徘徊在穩定與不穩定的蹺蹺板間,這是我們最熟悉的日常。
其中一篇,許含光勾勒了一個「沒有季節的女孩子」的樣貌,我印象特別深刻。這個女孩的季節線和別人不一樣,人家是春夏秋冬,她可能是夏冬冬春夏秋,錯亂跳頻、又重疊推擠,沒有春天的春天、充滿寒意的夏天、拖得過長的冬天、永遠似是而非的季節。總是不合時宜,內在與外在永遠錯頻,不斷地借用時間再失去時間,加倍地愛也加倍失去,最後,她同時死在兩個她最愛的季節裡。
這個奇怪卻異常真實的故事,涵括了許含光詩集給人的感覺,也詮釋了一種外表剛硬、內心其實柔軟的女子們。
那是一種即便到了最激情處也有的一種自制,而這種自制來自於穩固的溫柔,防止濫情的噴濺,篩去多餘的雜言,最終留存下來的,是如他在序中所說,「一塊安穩而綿密的,我認為是「善」的物體,吸滿了光線,「善」地安穩放置著」。
齒與骨,一個人全身上下最堅硬的部位,在赤裸裸無保留的坦露下,反映著既脆弱又迷人,如象牙般溫潤的光澤。
這樣隱微閃現的光,是寒冷冬天中,能放在手中不斷珍藏撫觸,摩挲生光,光生溫熱的事物。
以下擷取幾句詩句,淺嚐許含光的《齒與骨》:
1
選一部長的電影
把我留在身邊久一點
── 擷取自《戀人的房間》
2
星期六的下午,我在家裡的陽台為一個人熬紅豆。四點去泰順街買了鍋子、一斤黑糖、半顆芋頭、一塊老薑,還有一斤紅豆。洗淨、挑出不好看的豆子,用溫火開始煮,溫柔地拌、溫柔地熬,煮到紅豆鬆了,芋頭不見了,轉小火,再加入黑糖,繼續熬,才會入味,才會甜。我就坐著,不停地拌,不停地拌,怕脆弱的紅豆焦了,這一坐就是八個鐘頭。一個人吃到眼淚都掉了,看到他吃得開心,我就很快樂,八個小時沒有一分一秒是浪費的。
── 擷取自《信事:紅豆》
3
候鳥
當你來到
我的冬季
將變成你的羽翼
與你思鄉溫暖之地
可候鳥
當你來到我知曉
冬季之後
還有冬季
── 擷取自《候鳥》
4
戀人的眼睛閉上
是為你熄滅整片閃爍在水邊刺眼的春天
戀人的眼睛是為你看見
有一張不清的手腕
睡在這被子旁邊
有一雙不醒的臉孔
睡在這輩子旁邊
── 擷取自《戀人的眼睛》
5
我們能縮寫慾望
但無法縮寫愛情
因為愛情太短
慾望太長
只要你一個眼神就能了解愛情
可過了整個夜晚欲望還在沈睡
── 擷取自《縮寫》
6
凌晨兩點吃了一顆半的藥想睡了,看著 Jamie Oliver 做義大利麵。
很沉很沉,像陷入地函深處,un-sûn 的流動。un-sûn 的睡眠。
五點五十三分,醒了,什麼通過了我都不記得,第一次不願徒勞嘗試留住,是不是隨著地函流動,進入了最深最深的那個核。
── 擷取自《母岩》
7
以為你還在那邊
於是默默地上了車
又默默地下了車
── 擷取自《默默》
8
於是游泳池旁的女孩子開了口,說:「我覺得我們需要一個朋友。」
「什麼朋友?」
「一個只屬於我們兩個人的朋友,我們要把所有所有的故事告訴他,如果有一天我們都忘記了,他會把那些回憶都保存得好好的。這樣子也許我可以永遠記得你吧,透過他。我真的好害怕忘記你。」
── 擷取自《APOMMW:游泳池旁的女孩子》
9
那一瞬間,少年和少女忽然發現,又已深諳,我們必將成為活在彼此記憶裡的人。痛苦因比較而出,思念為延續而生。
在等待那一刻來臨前,我們坐在廚房地板上,望著比誓言還古老的顏色。
── 擷取自《APOMMW:游泳池旁的女孩子》
10
臨別時,你堅持把傘給我,說你家傘還有好多。
但我知道,你習慣我總把傘弄丟。
上了車,雨還下不停,發現圍巾忘了還。但算了,反正冬天還很長,而今天是入冬之後,最寒冷的一天。
── 擷取自《傘傘》
11
世界對我依然是模糊、不確定且歪斜的,可現在我已經不常活在他人炫目的故事,已經經歷了一些能讓我不斷呵護著的幸褔,小心地抱著他們在夢裡醒來又睡去,直到日出。
── 擷取自《信事:一一》
12
「每次想到你,我就會想起紐約;每次想到紐約,我就想起你。」這句薄弱的話竟然就是我與紐約的故事了,好像也是我與你剩下的故事了。
── 擷取自《信事:紐約》
13
你曾與我的餘生
一同到來
── 擷取自《雲的空隙》
14
一朵雲撞上了另一朵
其餘
都是杜撰
── 擷取自《雲的空隙》
《齒與骨》
許含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