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過境模式」的愛情:可以談得轟烈,但絕對不能走心

有一種愛情,像是泡沫經濟,談起來轟轟烈烈,充滿賭徒式的活在當下,繽紛情話與七彩承諾堆砌出金光閃閃的愛情神話,你以為好日子就會這樣繼續下去,然後有一天,你一腳踩空,跌落千丈,這才發現原來那些情話和承諾只是逢場作戲,空心的,呼一聲朝掌心吹一下,就煙消雲散。

有人稱這種狀態叫: Vacation Mode,一種過境式的愛情。如果你是旅人,或是經常在各地都市間往返,想必都曾體會過它的神奇與虛妄。我們常納悶,為什麼有人一出國就突然轉了性,為什麼人在舒適圈外似乎會變成更好的「情人」?我想,當 Vacation Mode 的開關一打開,我們就不免成了自己浪漫化的版本,愛得花俏、愛得激切,同時也愛得短暫與冷血。

Vacation Mode On:不吝嗇浪漫,也不負責心碎

每個人的 Vacation Mode 都不太一樣。

我有個朋友,前陣子跑到澳洲去打工度假,在那邊的葡萄園遇到了一個可愛的男人。他們在清晨寒氣間採摘葡萄,放假時就相約在和煦午後去河邊野餐,一切像某種田園電影般如夢似幻,空氣隨時都飄著花粉金粉,愛情就在頻繁授粉之間催生萌芽。然後男人聊到想要正式在一起,女人說好。但女人當下其實是 Vacation Mode 大開的,她在台灣早就有個男友,眼前這個男人不過是她打工度假浪漫體驗中的一環而已,他和背景的花花草草、晨光露水,地位不分上下。男人投入,女人也投入,然後回程機票上的時間到了。兩人在機場涕淚滿面,難分難捨,說好還要繼續聯絡,男人已經考慮兩個月後去台灣再續前緣。

然後,回國後,生活步回常軌,Vacation Mode 關上,女人傳了封訊息跟他說:「決定回到前男友身邊,出國一趟才發現他對我很重要。」

但他倆其實自始至終都是在一起的。

再說另一個朋友的故事。他每一次的出國,不是為了增廣見聞、遊覽名勝,而是為了讓 Vacation Mode 大鳴大放。他是我的朋友圈中唯一一個會花錢在 Tinder 上升級功能的,早在出發以前,就已經先約好五、六個帥氣對象當伴遊兼砲友。我常笑他,根本像那些去泰國尋歡的老男人一樣,在他眼裡出國就是 Sex Tour,滿噁心的,他聽了也不以為意,開心就好。

對他這種人來說,出國去玩如果沒有加點愛情成分在裡面,就不夠精彩。日出一個人看有什麼意思?和一個迷人帥哥在日出光線下浪漫舌吻,這才是人生,至於有沒有人的真心被辜負了,這屬於細節部分,以後再說。

最後,來聊聊一個女生朋友最近發生的故事。一年多前,她在一場聚會上認識一個不錯的男人,但礙於她當時正要出國,男人又住在香港,於是兩人不了了之。一年後,男人傳訊息來了,說他要到台北出差,是否能見個面?女人遺忘已久的悸動又重新翩翩飛舞,她說好。

男人只來一個週末,那兩天,除了開會外,兩人幾乎都膩在一起。他們去高級餐廳吃飯,喝得醉醺醺,沿著深夜的信義路散步聊天,聊到說下個月要一起去菲律賓度假,也聊到男人搬來台北定居的可能性。然後他們在飯店溫存兩晚,男人整晚緊緊摟著她。週日早晨,該回家了,男人坐上計程車,走了。

結果到了當週的禮拜三,男人都沒傳訊息過來。女人又納悶又不甘,忍到禮拜五晚上,終於拉下臉傳了一封試探訊息。「下次什麼時候來?」「不確定,要看客戶。」他回。

從熱烈溫柔到冰冷客套,態度實在相差太大,女人告訴我這故事時,表情還怔怔。

我說,他那個週末大概是 Vacation Mode On 吧。

Vacation Mode,說好聽點是豔遇,說難聽點是利用。利用別人來滿足浪漫化的旅遊幻想、撫平空洞難消的寂寞、填補無事可做的無聊。但當寂寞與妄想碰上另一個寂寞與妄想,就是誰也捕捉不到什麼的泡沫,過境愛情,過了就沒有回應,無聲無息。但這種虛無縹緲,或許也是「浪漫」的一種本質,可以共襄盛舉,但絕對不能走心。

Tagged with: